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是1岁以内婴儿死因的第一位,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第二位,是威胁我省儿童健康的首要因素,2019年4月浙江省启动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民生实事项目,提升全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诊治水平,已经惠及大部分0-3岁婴幼儿。经调研目前采用的双指标筛查法,对筛查医生的人工听诊能力有较高要求,人工听诊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传统的培训周期长、效量不显著,因此需一套更高效更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提升新生儿先心病筛查的整体效率。
此外,4-14岁儿童并没有得到过先心病的系统性筛查,发病率仍然很高,且很多患儿被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只能采取保守治疗,留下终身遗憾。
为使民生实事项目能更好的扩展和延续,更好的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计划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民生项目为基础,引入智能听诊器及人工智能心音辅助判读系统,全面提升筛查质量和效率,加强先心病筛查及诊断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浙大儿院以公益行方式加强对基层的培训指导,对结果异常人群提供便捷就医和义诊服务,对需要手术的患儿提供公益救助。
除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外,在基层公益行过程中,可根据各地需求再扩展至4-14岁儿童疑似先心病患儿诊断、儿童肥胖和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长发育障碍及儿童遗传病等其他儿童常见或疑难疾病的科普培训及义诊,逐步提升全省基层儿科医生对上述疾病的筛诊和干预能力,强化技术下沉、信息管理、组织管理,并建立长效指导和转诊机制,未来可推动将述疾病的筛查增加至入园、入校体检和六一体检项目中,逐步建立适合我省特点的儿童健康监测模式和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干预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省儿童的健康水平。
扫描下方二维码 ↓↓↓ 填写“申请资助报名表”
|